“党性 科研 人生”星火论坛第6期:科考路上的科学家精神

  为了讲述科学家故事,传承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青年党员薪火相传,矢志奋斗,2023年11月1日,IPM博士后和研究生第一、第二党支部,动物进化与系统学研究生党支部,动物生态与保护研究生党支部在动物所B105会议室联合举办了第6期星火论坛。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晓凌研究员开展以“青藏科考路——高原腹地早期人类活动史研究”为题的报告。来自四个支部的青年党员们参加了此次论坛。IPM博士后和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任珊珊主持论坛。

  张晓凌老师从她青藏科考的科研经历和科研过程中体悟出的科学家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了报告。首先,张老师对高原腹地史前人类历史的研究背景进行了介绍。作为生命的禁区,高原环境恶劣,动植物资源匮乏,人类进驻并开发高原地区是人类演化和生存能力的里程碑。前期的考古学和遗传学研究都对人类进入高原的时间进行了推测,张老师团队此前的研究也将青藏高原腹地史前人类历史推进到4-3万年。接着,张老师介绍了团队的多项研究进展。通过对百余处打制石器地点的调查,多处旷野遗址和洞穴遗址的发掘,发现全新世细石叶人群大规模扩散,尼阿底人40-30 ka BP踏足高原腹地,从石器技术和考古学文化角度探讨全新世早期高原腹地古人类的来源和迁徙。通过对梅龙达普遗址的发掘,结合早期文化遗存,搭建了西藏史前人类活动的初步框架,以及综合视角下的青藏高原人群历史。最后,张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鼓励所有科研人员要脚踏实地践行科学家精神。报告中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科学研究要着眼长远,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更主要的是专注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而在某个领域形成优势。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张老师结合自己在青藏科考的经历,呼吁广大科研工作者,在面对科研道路上的重重难题时,要坚持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坚持把党建工作落实在日常。

  报告结束后,与会的老师和同学们积极与张晓凌老师进行交流互动,对报告中涉及的古人类从平原迁移到高海拔地区的原因、山洞中动物遗骸的物种种类、古人类如何选址等问题提出疑问,张老师对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并建议科考人员要尊重藏族人民的文化的信仰,进行友好的交流。

  通过此次党课的学习,青年党员们深深体会到野外科考的不易,同时也被张博士及其团队迎难而上的精神所折服,不畏困难也是科学家精神的内容之一。此次党课提示着党员同志们不仅要学习科学家精神,更要在今后的科研中践行科学家精神,敢于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创造佳绩。

任珊珊书记主持会议

张晓凌老师讲述自己的科研经历

张晓凌老师谈科学家精神

张老师与现场的老师同学互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  编:100101
电子邮件:ioz@ioz.ac.cn
电  话:+86-10-64807098
传  真:+86-10-64807099
友情链接